依旧是篮球迷心中的那个王朝!《NBA 2K19》评测

8.0

NBA 2K19

PlayStation 4

在对中文解说中体会到短暂的新鲜感之后,这依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那个NBA2K,一个篮球游戏领域多年的王者。

假如站在中国玩家舆论的角度,对两大球共三款年货游戏——《FIFA》,《实况足球》和《NBA2K》近几年新作进行满意度综合对比的话,《FIFA》每年相对来说变化最大,有时甚至愿意主动做一些还算大胆的技术性尝试。剩下两位,《实况》是想追也追不上,《NBA2K》则想输都输不了,于是乎也就分别陷入到独自起舞的稳定状态——不好也不坏,该买还是买。


2K没有骄傲到听不进玩家意见的程度,但改不改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不过今年《NBA 2K19》(下文简称《2K19》)对于国内玩家来说却多了一个暂时超越常规想象的元素——中文解说。作为本地化的最后一环,《2K19》凭借自己的实际表现向我们证明了体育游戏中的本地化解说绝对是一项技术活儿。这不仅仅是照着解说台词进行语言表达的音画同步作业,这不,今年《2K19》的首秀表现便不太能令球迷玩家们满意。游戏其他的部分则是稳中有升,既包括操作和系统上不同程度的手感改良,也包括氪金上花费提升的通货膨胀。


就封面魔咒来说,2K这次总算没有和雄鹿队经理结下什么梁子

下面就让我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中文解说开始,像四节比赛那样详述本作虽有瑕疵,但依然王道的是游戏整体素质。

熟悉的人,陌生的声音——关于中文解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因为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本来有望全球同步发售的国行版《NBA 2K19》到截稿时止,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发售日期。而渠道方面更加悲观一些,不仅限于政策压力在电商平台下架了港版游戏,有些零售商家还取消了国行版的预定以免在顾客心中留下“没谱儿”的负面印象。而不同于此前《实况足球》港版自带中文解说的设置,在本次评测使用的港版《2K19》中,一旦升级游戏版本,便只有在MC模式前两场比赛中可以听到中文解说,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超过评测范畴的内容就不讲了,选哪个版本大家因地制宜吧

《2K19》的中文解说全明星阵容由苏群、杨毅、杨建三位老师组成,相信很多球迷玩家和我一样,从电视转播到网络收看,听他们三人的解说评论场次早已超过四位数,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对于篮球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曾是我认识和接触这项运动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苏群老师是报社主编,杨毅是先后从事过记者、报纸、杂志编辑工作,如今是著名的篮球自媒体人,杨建参与并制作了央视过去十来年里的绝大部分篮球相关节目。

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想表明,在国内球迷玩家当中,他们的解说声音、评论风格、甚至是对于篮球的临场解读,都是我们早已无比熟悉的——考虑到国内球迷的舆论客观环境,“熟悉”的后面就不加上“喜爱”两个字了。


于嘉(左)和杨毅(右),球迷朋友肯定是再熟悉不过了

然而到了游戏里面,我居然第一时间没有听出来三位的声音,等到适应了游戏当中,而不是演播室的声音质感后,几场比赛玩下来后发现听到更多是念稿一样的平铺直叙,表达方式和赛况有所脱节的情绪,以及限于游戏本身解说文本质量和剧情模式关系,受到客观影响的平庸语言表达。以至于等到剧情推进到国际友谊赛,传统英文解说上场之后,那份异常熟悉和亲切的感觉反而瞬间就回来了。


打个比方,此次中文解说就像是译制片的中文配音

如果我们把问题归结为中美两国在职业体育产业上发展水平的悬殊,那么请移步《实况》,那里的两位中文解说王涛和鸡琨,尽管不能说超越,但起码还是可以让国内球迷玩家普遍接受的。这其中除了王涛本身播音专业出身,基本功过硬,加之当年用爱发电凭借稳中带皮的中文解说为玩家所熟知以外,也能看出来KONAMI对于他接手这份工作本身也是非常信任(他曾自述当年KONAMI制作组亲自来到国内找他商谈合作事宜),也给与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很遗憾暂时还听不到三位老师坐在一起“吹”乔丹

相比之下《2K19》中的三位老师发挥上都受到一定限制,尤其对于杨毅和苏群来说,因为他们平时在转播中担任“评论员”工作远多过“解说”或者“主持”,所以业务偏向于解读比赛过程和提供丰富的赛场信息。无论杨毅略有评书气的“勇士这个就叫做欲内而先外,欲外而先内”,还是苏群老同志一般的“这小伙子我觉得不错,打球有点当年基德年轻时的影子”…这些在游戏里都没有得到个人化的展示。

三人也没有明确分工,就是你一句我一句触发一连串实时反馈。而且我也不认为这和剧情模式的CBA比赛环境有关,以他们的水平,就算是中学校队比赛,也不至于能“业余”到这种程度,加上之前杨毅和苏群已经给PC端的《NBA2K OL》进行过本地化配音工作,故不存在经验问题。个人认为也许还是本地化团队没有做好文本创建和技术性对接的前期准备,才导致最终呈现结果的不理想,希望等到国行版正式上市的时候能够听到三位老师所应该具有的真实实力。


像这种时候狂嚷嚷就行了

陌生的人,熟悉的地方——MC模式和半土半洋的中国元素

在NBA有一个被戏称作“中国名宿”的特殊群体,该群体由曾经效力过CBA的球员组成,其中包括“山东名宿”比斯利,“广东名宿”穆迪埃等人,前者是在职业生涯碰壁时选择到中国练级,后者则是把自己职业生涯的处子赛季留在了神州大地(后来回美国参加选秀时,穆迪埃现场所穿西装的内衬中缝了一面五星红旗,以感谢广东队和杜峰教练的培育之恩)。

此次MC模式的主角类似一个低配天赋版的穆迪埃,这位玩家扮演的自定义人物在NBA选秀中落选,为了有球可打来到中国加盟了上海猛熊队。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他和身边的中国队友,教练以及翻译小哥有着充分的互动,在与北京牧羊队、广东喷气机队的比赛中提升直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段在中国打球的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成为NBA联盟巨星的重要励炼之路。


捏人的时候没多想,结果进入角色后总有种“人肉翻墙”的错觉

以中国玩家的眼光来看2K打造的此番中国元素,会发现在远景部分,无论是外滩的实景航拍,还是露天餐厅背景的城市天际线,都还有模有样。而到了展示球员生活的剧情部分时,古镇化的“唐人街”和文化上多年形成的刻板印象却又会掩饰不住地蔓延开来,身边中国教练和球员们之间那一口蹩脚的汉语,加上我在捏人时又选了一个标准的中国面孔,造成的结果就是主人公像个ABC(海外出生并长大的华人)和翻译小哥说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然后转过脸来却要和自己的血缘同胞鸡同鸭讲——当然了,这是我给人角色创建上的偏差,和游戏本身的设计没有直接关系。


一种人造古镇或者唐人街的既视感


远景看上去就舒服多了

说回到MC模式本身,在序章经历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洗礼之后,主人公当然还是会回到“震撼邻里”的资本主义血雨腥风中。和此前为了强化MC模式个人成长史,大费周章找来斯派克·李和影视演员轮番指导,或者担任助演嘉宾,结果却费力不讨好相比,这次《2K19》去掉种种宣传噱头,虽然你依然会在故事里遇到某位复仇者联盟的二线成员,但真正吸引玩家的还是作为职业球员如何在天赋和勤奋,利益和原则,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之间做出取舍。除了过场演出外,其中一部分则是以选项的形式出现,增加了主观上的代入感。


平时关注美剧的玩家还是能看到一些“半熟儿脸”

角色的能力养成依然划分为先天属性和后天加权两部分,前者需要玩家从一开始选择位置和身体天赋,在修正了以前“基因变异男孩”的现象后,创建角色从一开始也变得更加重要,尤其针对本作实战的关键修改点,使得全明星级别的防守型球员成为了一种新的养成方向。后天加权则涉及到肝还是氪的老问题,此次2K相对减少了玩家在附加内容上的开销(至少理发免费了),但是角色强度依然和金钱挂钩,让玩家切身体会到詹姆斯这样的顶级球员一年下来在身体锻炼上花费几十万美刀不是没有道理的。


MC模式有一个模仿当年480P分辨率的彩蛋,由凯尔特人对火箭

而《2K19》MC模式最大的变更点在于增加了比赛中的“主宰技能”,这项设定居然是允许玩家在这款真实系游戏里短暂实现“变身”效果,类似大家非常熟悉的“火热状态下投篮手感强化”的设定。但是和之前简单的投进两三个之后会变得更准不同,新的“主宰技能”被细分为“变态准”的射手状态,铁闸般锁死对方攻击箭头的封锁状态,以及建立篮下禁飞区的护框者状态等等。玩家先要在比赛中通过提升临场等级来满足发动技能的要求,然后就可以根据比赛情况选择“变身”时机,在关键时刻主导比赛。

这个改动把篮球运动个人英雄主义的一面发挥到淋漓尽致(威少:我还想听到有人说我帅),至于玩家是否买账,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每个人对于篮球的不同理解吧,不过从“一球成名”的角度来说,这项强势的设定还是值得鼓励的一种积极变化。


变身之后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

熟悉的比赛,陌生的比赛方式——又改打法侧重点

和足球游戏类似,《NBA2K》系列在打法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与真实NBA比赛风格相互平行的进化方向,而在詹姆斯和勇士队抗衡多年并且以后者大比分胜出暂时告一段落后,《2K19》终于也再一次倒向了投射性打法,将投篮手感再次修正为“丝般顺滑”。但另一方面,本作却又把原本流畅到有点销魂的运球改回了强调身体对抗,难以形成一对一突破的程度,18基于体前变向的撤步、拉球、转身等一系列骚操作都受制于防守方的压迫而难以全情施展。体力不足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出现掉球失误,而运球低于86的球员也无法使用一部分运球技巧。


本作中类似这样的过人很难实现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打战术吧

除此之外,两大得分神器:有节奏的后撤步跳投以及小空间内的扣篮,前者直接被取消了专属的操作指令,后者基于防守方的强势,对空间的要求变得更高,这两点不完全基于真实的改动,可以看做是《2K19》为了服务电竞化采取的有意平衡性调整。


此前全凭感jio的抛投在本作中又引入了出手槽

防守的强势则表现在对主动防守意识和侵略性防守的鼓励,虽然一键锁定的无脑贴身式防守被取消,但是直接下手切球以及抢断传球的成功率史无前例的高,只要在一对一防守时发现对方护球不利或无脑传球,保罗、西蒙斯、追梦格林这样的神偷或者天赋型防守者便会立刻让对手付出代价。上文之所以会提到说在MC模式打造出全明星级别的防守球员,主要就是因为本作给予了防守球员这样的便利条件(至于纯粹投入防守的乐趣何在那就因人而异了)。



防守强化,喂饼不易,且吃且珍惜

玩家常年抱怨的AI方面,《2K19》有进有退,进步之处表现为我方遇到对方挡拆之后会适当加快绕掩护的速度,尽管位置换防有时候还是会交代不清楚,但那种一个挡拆人就自动下线的窝火情况相对得到了改善。反过来,在CPU难度曲线和为难玩家的方法上,本作选择了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颜射无敌”,全明星难度下你很多正确的防守选择和干扰都不能达到本该合理的防守收益,一个投篮普普通通的蓝领球员面对KD的封盖也是照进不误,相比技术,可能更考验的是玩家的心态。


这代调完进攻调防守,反正就是达不到两端发力,都让人满意

熟悉的运营,熟悉的氪金套路——请打开你的支付宝扫码

提到钱,就都不生份了。

本作中“吾皇”詹姆斯作为封面的豪华版附带10万VC点,能有效帮助喜欢他的球迷们从一开始就拉开与普通版“字母哥”玩家的起点。在MC模式下,考虑到本作投篮效率要高于各种华丽繁琐的运球操作,数值碾压的优势也必然体现的更加明显。


各位父老乡亲,在下先氪为敬


德罗赞:MMP,可不可以换个人去黑

从2K的角度来说,相比于贯穿整个赛季运营的MT模式,MC更在乎玩家的“首冲体验”和由此带来的第一波“收益”,肉眼可见的差距无疑能够帮助玩家认清自己接下来的奋斗目标。而在球技养成之外,社区服务站里面依然有着种类繁多的消费项目等待玩家充实自己。现实中,在我丢人现眼的素人篮球生涯中,我勉强算是一个“装备党”(指野球场上那些虽然球技抱歉,但是在乎球鞋球衣等穿着打扮的玩家),但即便是笔者这种在乎自身形象的人,相比在游戏里花钱玩“2K暖暖”,还是更愿意在现实中淘淘复古球衣什么的。


在商业化程度上,2K系列绝对忠于现实

但这不意味我在《2K19》中就能做到不氪金,结束了MC的新秀赛季后,我开启了MT模式的征程,这是一个非常能够体现出开发组Visual Concepts对于NBA品牌价值和让球迷文化进行高效变现的模式。游戏里日积月累的现役和经典明星版权,通过球星卡拆包这种大家都已经再熟悉不过的方式加以售卖。

《2K19》依然吸收了一部分当代手游的营运思路,除了牌面上“宝石”等级的区别外,更骚的地方还在于那些限时的经典球队卡包。比如现在正售卖的就是经典黄蜂和经典灰熊的卡组,相信熟悉NBA并且对本作系统机制稍有了解的球迷玩家看到这里应该一下子意会出运营组的用心之刁钻了——格伦·莱斯(三分球射手),库里老爹(超级三分球射手他爹),“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巴蒂尔(顶级防守专家),卡包中包含的这三个人刚好符合本作鼓励投射,强化防守的思路。“万一”要是人品爆发再来个莫宁、毕比、大加索尔岂不是瞬间就可以封盘了,于是我只犹豫不到一次跑轰的时间就贡献了155港币的首冲,结果如图所示。


0元起手时的阵容,C位的大帝是限时体验,不算数


鬼迷心窍怒冲155港币后的阵容,板凳上还坐着假日哥呢


出了“本命”白巧克力,因此氪金使我快乐

当然了,对于那些有实力又对游戏保持真诚初心的零氪玩家来说,依然可以通过丰富的比赛内容,实时的球员交易以及获胜场次奖励等渠道获得卡包,并且相当数量的经典球员也不支持直接氪金抽取。但考虑到此类游戏整体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也只能希望大家在玩《NBA 2K19》之余,就暂时别再去碰《FIFA19》和《PES2019》了。(本评测基于PS4平台,游戏时间约30个小时)


更多热门新作大作的专业评测,请关注网易爱玩的评测板块